我們待在巴塞隆納七天,吃了超多美食,最推薦的餐廳是Compartir Barcelona以及Ciutat Comtal。
超熱鬧的酒吧Can Paixano和派餅店Malvón帶給我們很深刻的印象。
想吃單人份的海鮮燉飯可以去3 Focs。
Madre Taberna Moderna和Mussol Casp也有單人份的燉飯,雖非傳統口味,但都滿好吃的。
請參考地圖:
在巴塞隆納最精采的一餐,是入選米其林指南(雖然沒有星星)的餐廳Compartir Barcelona,我們是參考巴塞隆納官方導遊專頁的推薦而前往。
出發前兩週我們上官網查了訂位狀況,發現有些日子已經訂滿,週日週一則固定公休,於是先在線上訂了位。記得需要先輸信用卡號,若no show會收取每人30歐元的費用。
餐廳裝潢活潑輕快,每道菜色都好看又好吃。
餐前小點用店內裝潢同款磁磚盛裝,吃起來像蝦餅,造型也很活潑。
"Ready to eat" crab with avocado and trout roe魚卵酪梨鱒蟹肉泥是我最喜歡的一道,裝在海參造型的透明玻璃碗上桌,很可愛。口感如慕斯般細緻,調味層次也很豐富,充滿海鮮的甘美,也可以當成醬料抹在麵包片上品嘗。
這餐吃了134.6歐元,精巧滿足,物有所值!
我們在聖家堂附近從早待到晚,早餐在咖啡廳Buenas Migas吃了些輕食和咖啡。
輕食都在服務人員的推銷下加了芝麻葉,可以到醬料區選擇喜歡的醬料調味,我選了巴薩米克醋。
接著鴿子還飛到桌上想吃盤中飧,我們只好匆忙護食,後來才發現咖啡廳裡有幾處標示請勿餵食鴿子。
店裡設有廁所,藏在鏡牆後面,出入的門也是鏡子,我整個沒發現,是旅伴火眼金睛發現的。
在聖家堂附近吃晚餐,選中了提供單人份燉飯的Madre Taberna Moderna(菜單連結)。
餐廳裝潢為熱情的紅色配白色,客人很多。
餐廳服務人員會一直關心每個客人、跟客人聊天,感覺就像在交朋友一樣。最後結帳時記得刷卡機上有0%-15%不等的小費選項可以選擇。
回程我們搭公車,在散步回飯店的路上購物,途中經過一家裝潢很美的餐廳,隔天晚上就跑去用餐。
我們點了會冒煙的招牌調酒,還有一些下酒菜,老實說食物方面印象沒那麼深刻,可是整間餐廳真的很美很有情調~
吃到一半,昨天在Madre遇見的服務人員居然坐到我們隔壁用餐。
她跟吧台酒保聊得熱絡,後來也很熱情地跟我們說她昨天有見到我們!
超巧超有緣!聊起來才知道她是從阿根廷來西班牙工作,平時也是個日本動漫宅,特別喜歡神隱少女。
回去後我們才發現她結帳時給我們的名片中,有這家Babula,她出現在那邊好像變得很合理,我們說不定也是在默默之中記下了這間店呢。
去桂爾公園那天早上,我們先到山坡下的麵包店Sweet Breakfasts體驗一下西班牙式的早餐店。
白醬派餅更是美味,外皮酥脆,搭上雞肉內餡,口感彷彿叉燒酥一般。
後來我們又加點了另一個口味的派餅,外皮也是好吃,但我們都比較喜歡白醬口味。
老城區我們參考部落格when in bcn的推薦,吃了不少美食。
其中印象最深刻的一家店就屬Can Paixano酒吧!
樸實的店面裡擠滿了人,每個人都站著喝酒吃東西聊天,圍成一圈一圈的,彷彿熱鬧的同樂會一般,歡樂無比。
可以去這種在地的特殊酒吧,我們玩得很開心!
附帶一提,這裡的廁所上下左右全是不鏽鋼色,有種來到太空艙的感覺,和酒吧店面形成有趣的對比。
Mercado de La Boqueria波格利亞市場的攤販較多樣,對我們來說比馬德里的Mercado de San Miguel聖米格爾市場有趣很多(畢竟是菜市場和美食街的差別嘛),還買到了去土耳其吃過之後就念念不忘的香料zattar!
JJ的綜合小點很好吃!
後來我們又吃了一攤現煮料理Ramblero,蒜香蝦加了很多蘑菇,正中我們的好球帶。
生意非常興隆,要結帳還得等老闆忙到一個段落。
市場地下室有廁所,拿攤販收據可以免費上洗手間。
吉拿棒老店Granja M. Viader充滿歷史氣息,也有許多故事,旅遊團體經過時,導遊都會特別停在門口介紹。
這裡的熱巧克力感覺比Chocolatería San Ginés略稀略甜;我們還點了一瓶老店生產的巧克力飲料Cacalat,瓶子造型復古,喝起來跟美祿有點像。
吉拿棒記得可以選數量,我們選了最小份的,總共四個,造型如水滴狀,上頭撒著甜粉,是酥甜好滋味。
非常喜歡懷舊的店面以及地板上的花磚!
Forn de Pa Vilamala的千層酥夾卡士達也很不錯,酥皮酥薄,不是硬脆的那種,配上冰涼的卡士達餡,小小一份滿足甜點胃。
店面很可愛,由一位年長女性顧店,感覺像童話故事裡會出現的麵包店。櫃台對面有張長凳,我們就坐在那裡各吃了一份千層酥。
Bodega La Puntual是我們憑直覺選的餐廳,我在這裡第一次嘗試了苦艾酒,苦中回甘的口味真的好奇特,個人還滿喜歡的。
英文菜單上有一道Ugly Egg很吸引我,乾脆點來吃吃看。
服務人員會拿熱鐵鍋在桌邊料理雞蛋,再放到麵包上,其實一點也不醜嘛,而且滿好吃的~
逛到舊港時,我們過了橋來到Maremagnum購物中心,也在The Chipiron餐廳的露台座位欣賞港口夜景,並嘗試了Gazpacho番茄冷湯和Fideua海鮮細麵(短麵版的Pealla)。
番茄冷湯喝起來像蔬果汁,卻含有油份,感覺很微妙,加麵包丁和蔬菜丁倒是頗對味。
曾看人家說海鮮細麵像炒米粉,但我們吃到的麵條沒有這麼細,有點像義大利麵碎條的感覺。還是比較習慣海鮮燉飯的口感。
之前在台灣的西班牙餐廳曾經吃過燉豬頰(回國後才發現是燉牛頰),想在西班牙嘗試道地的口味,於是找了關鍵字"carrilleras de cerdo",藉此在google map上找餐廳,於是來到3 Focs。
和服務人員雖然語言不通,但靠著拍臉頰還是成功點到了豬頰肉,肢體語言果真世界通用!
想不到上來的菜和我記憶中的燉豬頰完全不一樣!看起來是用煎的或用炸的啊,不過口感確實是有彈性的豬頰沒錯,只是不像燉的那麼軟爛入味。
烤蔬菜也滿好吃,滿足了我對朝鮮薊的好奇。
第一次喝到Cava氣泡酒版本的桑格里拉調酒,一口接一口,喝完了一整壺,也是有趣的體驗。
隔天拿燉豬頰照片去另一家餐廳詢問,想不到服務人員說現在這道菜沒有醬料,看起來會像我在3 Focs吃的一樣,莫非是季節菜色?
我有點失落地放棄了,到隔壁的餐廳Mussol Casp(菜單連結),坐在有陽傘的戶外座位吃飯。
點了Fried eggs with French fries and acorn-fed Iberian ham生火腿炒蛋薯條(生氣的蛋變形版)、Mountain rice with botifarra sausage, chicken, mushrooms and seasonal vegetables陸上版燉飯,食材搭配都邪惡地好吃。
我還生平第一次吃了蝸牛!
蝸牛的口感軟彈濕滑,應該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的,旅伴就不肯吃,而我好像還算能接受,只有把頭尾較黑看似內臟的部分捨棄不吃。
吃完整盤蝸牛嘴巴有點腫脹,可能是過敏吧,幸好滿快就恢復了。
吃飽喝足後,來到El Corte Inglés百貨公司地下超市,準備採買伴手禮,逛著逛著,在派餅店Empanadas Malvón的櫃位看見了我朝思暮想的那個單字"carrilleras"!而且還是精選口味!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啊!
我馬上買了一個品嘗,真的是我記憶中燉豬頰的味道啊!肉質軟爛,香氣入味,歐風傳統醬料帶著一點甜,超讚!我們吃到欲罷不能,跑回去再買了一個。
推薦大家經過Malvón各分店時也來吃吃看。
在巴塞隆納的第一天晚上,我們就到住宿處附近的Tapas名店Ciutat Comtal用餐,外頭大排長龍,登記好像要等八組客人的樣子,所以先到一旁的店家逛逛,再回來就快輪到我們了。
人氣菜色有道肥肝配牛排,牛排非常軟嫩,超級好吃!我們馬上加點了一份,可惜第二份的牛排就沒有這麼嫩了。
炒蘑菇配蘆筍和蒜香蝦也很好吃!
餐廳挑高很高,富麗堂皇,服務人員也滿親切。
總之,用餐體驗挺好的,於是最後一晚我們又跑去同集團的Vinitus用餐。
Vinitus在巴特略之家前後街區各有一家店,前面那家太多人,我們轉戰後面那家,一樣需要候位。本來說大概要等二十分鐘,但最後只等了不到十分鐘。
抱著對西班牙依依不捨的心情,把伊比利豬拼盤、蒜香蝦、生氣的蛋、俄羅斯沙拉、加泰隆尼亞布丁、西班牙版的法式吐司Torrijas等等都點了一輪,每樣都頗有水準。
Torrijas很軟嫩,中間是半固體半膏體,外頭包裹的醬料和布丁味道有點像~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
感謝您的閱讀,歡迎留下您的意見或鼓勵:)